墙面出现色差是硅藻泥墙面常见问题之一,虽然不影响其功能性,但会对其美观性造成很大的影响。那么,硅藻泥色差是如何产生的?我们如何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?
其实硅藻泥产生色差原由主要分为两种:
1、基膜涂刷不均匀,造成施工中吸收水份,释放水份不同,造成局部色差;
2、部分色系不适用的纹理,所以鉴于硅藻泥材料的特性,不建议大面积采用深色系。
如果产生色差问题,我们需要对墙体做出以下的检查:
(1)检查墙基是否是旧墙,是否做过基膜处理
(2)检查是否硅藻泥脱落还是和粘连基层脱落
(3)追述施工时的天气,如潮湿、材料及空气的热胀冷缩反应等
(4)非水泥墙隔断(例如涂漆木板、金属结构等)
(5)检查墙体形态(钢筋混泥土墙、红砖墙、陶粒空心墙、石膏板隔断墙、其他墙体)
(6)基层是耐水腻子还是非耐水腻子
(7)腻子层外是否涂刷基膜
首先针对硅藻泥本身特点,因为硅藻土本身含量比较高,具有很高的吸水性,所以,当材料遇到本身吸湿性比较高的墙体时(如:陶粒空心墙、石膏板隔断墙等新建或二次结构墙体)就要对墙体做深层处理,要在墙体表层皮刮优质耐水腻子2遍,以防止干燥过快。特殊墙体需在施工腻子层表面涂刷基膜;旧墙必须做基膜处理,墙基要采用优质腻子粉,劣质腻子粉容易产生局部脱粉,硅藻泥施工干燥太快;最后,进行硅藻泥施工时,需要仔细阅读施工手册,做好施工前准备,才能避免施工后出现墙面问题。
标签: